专题策划

  • 中学信息科技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郑莉;宋文婷;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迈入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学信息科技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出台,为中学信息科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及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中学信息科技教育有如下新特点。(1)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指导下,中学信息科技教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网络伦理等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2024年12期 No.360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信息科技项目教学三维三阶模型

    黎清万;

    针对新课标、新教材施行以来信息科技学科如何落实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思考,提出从深度学习理念出发,建构“观念—品格—能力”新三维目标体系下的“共情”“行知”“抽象拓展”三阶项目式学习模型,探讨更富生命力、更具育人意义的教学新常态,为信息科技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框架参考。

    2024年12期 No.360 3-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UbD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大单元设计——以“提高果园水果甜度的物联系统”为例

    张银铃;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分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需求,阐述“逆向设计”(UbD)在跨学科主题大单元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果园水果甜度的物联系统”为例,介绍如何通过重新思考备课、上课及评估习惯,先明确学习目的与评估标准,再逆向规划教学活动,旨在帮助中学一线教师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能,为完善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

    2024年12期 No.36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终为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逆向设计及实践

    易治中;

    为了将“算法”大概念融入教学,解决课堂评估证据不足、真实情境连接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从期望结果出发的逆向设计(UbD)方法,以算法与程序设计单元的单元挑战项目“探索密码安全问题”为例,介绍基于UbD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育实践研究——以“激光切割创意书签”为例

    李俊;陈钰祺;李逸捷;

    针对现有跨学科实践未能充分促进核心素养深度发展的问题,以“激光切割创意书签”项目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项目式跨学科教学,融合信息技术、艺术、文学、数学等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024年12期 No.360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才培养

  • 智能科学人才的多层次多维度培养模式构建

    张睿;宋思琪;张延军;潘理虎;

    针对目前智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交叉融合的智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从纵向优化智能专业培养方案、创新多元融合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科学构建培养质量保障机制4方面介绍人才培养实践,最后说明人才培养成效。

    2024年12期 No.360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的产业学院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

    刘金华;徐牡莲;吴佳韵;黄益宾;李永明;

    针对地方院校大数据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偏理论教学、实践能力较弱、人才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提出基于OBE的产业学院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以上饶师范学院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为例,从构建“三结合四融入五提升”校企双主体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OBE的六环节专业建设体系、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过程性考核与能力目标评价等几个方面介绍人才培养实践,为地方院校产业学院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2024年12期 No.36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王向辉;刘毅;孙倩;

    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成果导向为理论指导,从实践能力需求出发,具体阐述如何将实践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由相应实践课程承担培养任务,形成针对软件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了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新需求,将客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和以学生为对象的主观调查作为评价依据,并介绍整体的实践能力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2024年12期 No.360 34-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本科信息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袁明;赵欣;王永恒;王奕;

    分析职业本科院校基于1+X证书制度开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如何基于1+X证书构建职业本科信息技术专业群,提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本科信息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介绍具体人才培养实践,最后说明人才培养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行业紧缺人才的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

    黄家玮;蒋万春;高建良;段桂华;王建新;

    分析高校在校企联合的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行业紧缺人才的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思路,以金融科技行业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3个方面介绍金融科技研究生班的培养过程,最后说明人才培养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45-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大创项目驱动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刘世华;韦南京;陈非帆;余宏;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分析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提出基于大创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阐述如何开展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校企合作的深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

    2024年12期 No.360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I3融合,生师企同发展”的计算机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宁磊;傅向华;李蒙;梁永生;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赛产研教”相结合,提出“I~3融合,生师企同发展”的应用型计算机学科人才成长体系,具体阐述如何紧密融合国际化、创新和产业等多重因素,使其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集聚效应,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024年12期 No.36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案例

  • 聚焦“深度学习”与“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以统一建模语言UML课程为例

    郭艳燕;娄兰芳;卢云宏;

    为了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内涵,提出聚焦“深度学习”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以统一建模语言UML课程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指导下,聚焦“深度学习”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旨在更好地实现课程的“两性一度”标准和“立德树人”目标。

    2024年12期 No.360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导向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创新培养——以Web前端开发课程为例

    边小勇;盛玉霞;王薇;朱子奇;张凯;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Web前端开发教学学时压缩、知识零碎和难以实践的问题,提出“人工智能+”导向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创新培养结构,从知识汇聚、知识分解和工程应用等方面阐述如何设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创新培养结构,以Web前端开发课程为例介绍具体教学实践,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课程思政

  •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邓倩妮;孔令和;林新华;

    为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相融合,基于计算机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教学特点,提出遵循知识与价值、开放与自主、个人与国家、道德与才能“四个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切入点,介绍课程思政的总体教学设计和建设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智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吴修国;

    针对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关联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借助教育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数智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介绍具体教学实践过程,最后说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提出教学建议。

    2024年12期 No.360 75-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词云技术与CIPP评价模式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实施及评价方法探索

    郭文龙;姜惠娟;李勇;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育人目标及课程特点,提出词云技术与CIPP评价模式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分析评价对象并阐述评价原则,结合不同的育人点,探讨如何采用CIPP评价模式对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及融入效果进行优化并对实施全过程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运用词云分析技术将实施课程思政前、中、后具有“隐性”特征的学生情感态度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对比实施前、中、后学生情感态度核心表达的变化趋势,分析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3E-4C”双轨并行式信息安全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探索

    董新玉;许艳;宋娟;王方伟;王长广;

    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目前存在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融合不足的问题,提出面向信息安全专业的“3E-4C”双轨并行式思政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教育、启示、赋能3个环节和认知、品德、连接、能力4个维度的双轨并行为核心,具体阐述如何深化3个环节的层次递进来搭建功能网络,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快速发展,如何保障4个维度的有效分级与融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最后说明实施成效。

    2024年12期 No.360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刘鹏;杨海峰;崔志华;王建丽;

    分析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从课程群课程科学划分、思政案例库搜集整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方案、考核方式改革创新4方面介绍具体思政教学实施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魏峻;尚荣华;张玮桐;侯晓慧;任晋弘;田臻;

    围绕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分别从研究生和专业课教师两个层面分析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提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思路以及实施的有效路径,最后以研究生课程自然计算为例介绍实践探索情况。

    2024年12期 No.360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DIE模型的人工智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王凯欣;张新朝;石丽娟;

    为了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融合统一,促进“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人工智能课程,提出基于ADDIE模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以人工智能概论章节教学为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5个环节介绍课程思政实施过程,最后通过教学评价反馈说明教学实践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新工科背景下移动互联课程思政建设

    魏雨;武君胜;

    分析计算机专业移动互联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明确移动互联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思路,介绍具体的思政教学实施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改纵横

  • 基于“三好”教育理念的计算机专业课改革

    毛明志;李冠彬;陈建国;程念胜;徐清振;

    为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师生的新时代信创情怀和使命担当,分析融入信创教学、鼓励学生对“卡脖子”技术和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基于“引好路、写好书、教好课”教育理念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思路,阐述如何以“三好”为目标进行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4年12期 No.360 108-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驱动·多融合·四递进·六阶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李华玲;薛海丽;孙乔;尹四清;强彦;

    针对学生面向对象思想难形成、工程设计思维难建立、职业核心素养难培养的痛点问题,提出“一驱动·多融合·四递进·六阶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阐述如何以项目为主轴构建“学原理·会实践·能应用·重创新”的四递进课堂,应用主体多元化评价和成果多元化评价策略,从课堂活动、作业、实验、阶段测验、期末测验和大作业6个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学生的成绩和课程建设的成果,说明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2024年12期 No.360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合iClass平台的数字信号处理智慧教学

    李敏;王国中;元鲁艳;杨郑龙;商习武;范涛;李国平;

    基于iClass的教学应用研究,提出结合iClass平台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智慧教学模式,介绍课堂具体教学过程,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说明教学效果,并指出结合iClass平台的智慧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2024年12期 No.360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安全编程训练的We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周宇;杨晴雯;周鲁梅;于迎霞;赵楷;马静;

    针对We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Web安全要求,提出面向安全编程训练的Web程序设计课程“四个中心”教学改革方案,即以综合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实验为中心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安全问题为中心设计实验任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多种评价方式,最后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2024年12期 No.360 124-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隐私安全课程改革

    姚燕青;刘建伟;郭华;高莹;李冰雨;李大伟;

    针对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隐私安全课程的特点,提出面向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隐私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及企业案例为牵引,构建“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分层隐私安全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介绍具体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并说明教学改革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从混合式教学实践到构建敏捷教学体系的思考

    杨国正;吴一尘;卢灿举;刘俊;朱凯龙;

    从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入手,以团队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为主线,介绍“问题导向”线上平台引入课堂教学方法、“边用边建”线上理实一体资源建设方法和“持续更新”学生差异化培养实践方法,最后针对教师作为教书育人主要引导者如何参与数字化教育转型改革的问题提出开展敏捷教学实践的3点思考。

    2024年12期 No.36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通识课程建设

    董轶群;付秀丽;王芳;

    针对当前高校大数据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新工科理念为导向,以大数据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提出“秉持通识教育、强化育人功能、聚焦前沿技术、突出数据赋能”的大数据通识课程建设理念,着重从课程知识体系、思政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方面介绍课程建设路径,最后通过实践结果说明课程建设成效。

    2024年12期 No.360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机器学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菅小艳;崔彩霞;

    针对机器学习课程教学特点,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课程考核和课程思政4方面介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步骤,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学习者画像与游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探索

    贾宁;

    为了满足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分别探讨引入知识追踪模型的学习者画像应用以及游戏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原则与实践,提出基于学习者画像与游戏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1级学生为实证对象,介绍如何构建精准的学习者画像,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在MineCraft游戏环境中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工程思维与创新思维在文本挖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郝玫;

    针对文本挖掘课程知识模块构成和逻辑关系,并结合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提出在文本挖掘课程中应用工程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明确提出文本挖掘的6个工程环节,并尝试3个多样化的创新路径。

    2024年12期 No.360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赛促融”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权丽君;吴剑;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产学研融合保障有限、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以“以赛促融”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从以赛促教与学、以赛促产教融合、以赛促科教融合3个方面介绍教学实施过程,最后阐述创新点并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辅助证明系统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李令昆;马芸达;马雅诗;刘铎;

    针对离散数学课程证明类作业习题无法实时反馈证明过程正确与否的现状,提出一种在线网络实验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证明系统检查学生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并实时反馈作业成绩的思路,介绍平台设计与实施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6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教协同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王景璟;龙威;陈健瑞;王家兴;

    针对网络空间安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知识点的特色和相关课程特点,提出采用科教协同的教学模式,阐述如何通过科研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构建科教协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实施校企联合等多维举措,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进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2024年12期 No.360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tee高校版的Java Web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柯尊旺;武治宇;

    分析Java Web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基于Gitee高校版的Java Web课程教学模式,阐述教学设计方法,介绍教学实践过程并说明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三角地区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曹静;谢光前;卢付强;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核心,提出覆盖工程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分解方法,探讨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具体阐述如何结合长三角地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支撑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2024年12期 No.360 177-18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个性化编程能力培养的Python教学模式探索

    范茜莹;姚琳;崔晓龙;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程序设计语言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学生画像构建、基于学生画像的教学设计、教师精准介入几方面介绍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最后通过调查数据说明教学实施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8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院校数据结构“13231”课程建设

    彭莹琼;李越千;邓泓;

    基于“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13231”课程建设模型,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介绍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体系测评结果说明课程教学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18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知识图谱的C++程序设计知识体系构建

    王芳;孔维琦;齐浩哲;胡静;吴艳艳;

    针对C++程序设计知识体系的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现有知识图谱在C++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C++程序设计的知识体系构建框架,以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类和对象相关知识为例,介绍知识图谱构建的5个流程,旨在系统性整合和可视化呈现C++程序设计的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程序设计的核心概念。

    2024年12期 No.360 194-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多学科联合仿真实验探索

    李杰;杨青;秦连升;

    针对传统工科实验教学存在的各科孤岛、实验内容单一且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分析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多学科联合仿真课程实验平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大控制系统”框架,提炼并模块化自动化学科的仿真实验要素,按照闭环控制系统架构划分,实现多学科知识点在课程实验中的互用和资源共享,旨在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不足,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024年12期 No.360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与实训

  • 人工智能递进式实验案例设计

    林馥;方颖;胡文斌;苏科华;李霞;

    针对长期以来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借助机器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设计适用于大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课程的递进式实验案例,将验证码识别作为案例任务,分别从数据集构建、图像卷积、模型设计、算法实现及结果分析几个方面详细描述案例设计过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同时为相关教学机构组织人工智能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2024年12期 No.360 205-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时诊改的“一二三”物联网工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杜鹃;郭明琦;曹建春;

    针对物联网工程实训教学中技能达成度与教学策略不匹配、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等挑战,提出基于实时诊改的“一二三”教学模式,介绍具体教学实践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成效。

    2024年12期 No.360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材建设

  • 智慧教育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

    许颖;郑海燕;陈丽娜;

    遵循教育部关于信息化教学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建设要求,阐释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相关概念,探讨如何进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内容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法,以《信息化应用基础》为例,从编写内容、编写方法、应用模式、应用效果方面介绍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流程。

    2024年12期 No.360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智能基座专栏

  • “见微知著”——围绕“原型机+口袋猫”构建贯通式课程体系

    赵欢;杨科华;佘兢克;刘彦;凌纯清;李蕊;陈果;

    针对目前计算机类核心课程内容分散、缺乏层层递进式的系统能力培养顶层设计等问题,面向领域应用需求并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双螺旋迭代”教学模式和“小型全系统贯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理念,以自主研发的“原型机+口袋计算机”平台为核心,介绍如何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最后说明建设成效。

    2024年12期 No.360 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序设计类课程“闯关式”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田建学;苏小红;张珏;张峰;冯治东;徐蓉蓉;

    针对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复杂算法难以理解、学习形式枯燥等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闯关式教学设计理念,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利用数字化手段以问题为导向,将问题分解设计的闯关式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探索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2024年12期 No.360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模态与检索增强生成的数据库知识问答系统

    梅忆寒;王琳琳;王鹏飞;戴思龙;岑黎彬;蔡琰;倪伟聪;王晓玲;陈红;杜小勇;

    探讨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教学的技术,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多模态与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RAG)技术阐述数据库知识问答系统开发及模块构建过程,最后介绍系统功能演示应用。

    2024年12期 No.360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1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建构主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赖晓晨;苏永康;迟宗正;

    分析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提出基于CLEs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按照问题、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交流与协作、社会境脉支持六要素对课程进行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线上线下资源和实验案例的设计,介绍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以期提供一种建构主义与混合式课程进行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高校深入开展SPOC教学提供借鉴,促进高校的教学理念革新。

    2024年12期 No.360 238-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汇编语言教学改革

    穆玲玲;张青;张行进;耿静茹;

    分析汇编语言教学现状以及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汇编语言教学面临的问题,从课程知识图谱构建、教学内容融合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介绍面向x86和鲲鹏处理器的汇编语言教学改革实践,最后说明教改效果。

    2024年12期 No.360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华为认证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改革

    吴淑跃;侯贵法;宰柯楠;

    针对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存在的学习难度大、实践机会少以及学习目标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华为认证的课程改革新路径,并详细阐述了这一改革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展示该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成效。

    2024年12期 No.360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