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久;刘宏伟;袁永峰;史建焘;
针对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和实验手段的分析,提出“经纬融通、四线融合”的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讨如何以“课程实验”为经,贯穿式实验循序渐进拓展知识网络;以“项目课程”为纬,项目中心学以致用强化系统化思维;通过“四个融合”拓宽优化知识与能力体系、“四个结合”保障实践教学效果,最后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说明教学体系实践成效。
2025年07期 No.367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燕;黄岚;王岩;邹淑雪;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传统教育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模式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状况,分析如何有效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实验课程相结合,特别是在大数据实训这门课程中,提出并阐述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工具与大模型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的观点。
2025年07期 No.367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聪;王聪;
针对AI大模型在Java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大模型对程序设计教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基于AI大模型的Java编程实践教学方法并阐述如何用于辅助实践教学,最后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7期 No.367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悦;杨力;马小科;刘进;黄伯虎;张捷;
为满足拔尖班计算机能力培养的实验体系设计需求,针对早期实验体系陈旧和不灵活、验证性实验居多、内容缺乏连贯性、缺少试错环节等不足,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目标,着重于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按照基本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等维度进行设计,探索一系列覆盖课程实验、产教实践基地、科研项目参与等方面的实验教学体系,取得显著效果。
2025年07期 No.367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佳;刘瑶;廖勇;惠孛;
针对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环节趋于验证化,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提出“内核实战+综合实践”的软件工程专业层次化产教融合挑战性实践体系,分析该课程实践改革的建设背景、改革方案、成效及创新点等,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有效途径,为国内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7期 No.367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穆玲玲;张行进;职为梅;周丽娟;
分析基于系统观的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大模型背景下基于系统观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以汇编语言为例,从知识点、任务设计原则等方面阐述该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最后以近两年的学生成绩对比说明改革效果。
2025年07期 No.367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芳;范江波;
针对场景化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场景与课程内容融合不高、考核评价单一问题,提出“模块化—案例化—场景化”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模式,以微信小程序开发实践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方面详细阐述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通过教学效果分析,说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工程能力,为场景化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2025年07期 No.367 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晋光;王丽芳;熊风光;张元;柴锐;郁晓庆;
为了面向信创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信创技术与专业思政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该体系“多层次信创、渐进式实践、一体化专业思政相融合”的实施过程,并通过3年实践的教学成绩,验证该体系能够有效提高物联网工程专业信创人才的培养质量。
2025年07期 No.367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符发;程杰仁;黎才茂;陈静;
分析当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结合新工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以强化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引的阶段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思路,阐述实验内容和目标设计的改进方法,并介绍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办法的改革实践过程以及实验平台建设情况,最后说明教学改革成效。
2025年07期 No.367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媚燕;黄琼;高静;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对区块链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分析区块链实验教学培养具有实验教学内容全面性、实验教学方法层次性、实验教学模式多样性、实验教学评价细化性、实验教学思政引领性等要求,根据所开设课程的定位、学时等情况提出区块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思路,并结合项目驱动式学习、多维分层教学等理念阐述区块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最后说明课程开设以来取得的教学成效。
2025年07期 No.367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露;陈科研;史振威;周付根;
针对航空航天理论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共振,理论知识难以迁移到实践应用的问题,提出面向“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本研一体培养实践课程为例,从航天案例价值引领、实践课程一体化设计、多元重构实验平台建设、教学过程创新理念等方面介绍实践课程系统化改革实践,旨在搭建一个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实验体系和平台,培养面向未来智能、具有交叉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复合型航空航天人才。
2025年07期 No.367 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东晓;王文俊;焦鹏飞;王仁彪;
针对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存在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问题,参照“两性一度”标准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级递进的课程目标和“三元一体”的课程内容框架,阐述具有动态评价反馈机制的OBE+BOPPPS混合教学方法和实施过程,最后通过教学效果、业绩成果和教学反馈说明课程改革效果。
2025年07期 No.367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治宏;曹越;林海;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安全实战型人才供给于质和量两方面的短缺,分析网络安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汇集实验教学资源为抓手、以网络安全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兼具产教融合及科教融合的校企对接平台构建思路,详细阐述校企对接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实验设计。
2025年07期 No.367 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靳大尉;崔静;郝文宁;陈刚;
针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内容多、更新快、动手勤的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挑战,在阐述课程知识图谱构建通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图谱构建的5个通用域,重点介绍解构内容域和知识域建立的具体思路和过程,为类似课程图谱的构建提供路径参考。
2025年07期 No.367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力;周俊生;张婷;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当前本科自然语言处理课程的目标定位,提出符合新工科理念的课程要求和教学方法创新思路,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创新性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最后说明教学应用效果,为新工科时代的自然语言处理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No.367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建华;刘双印;胡慧婷;陈健如;连剑波;陈勇;
针对当前工程教育的育人重点,基于高校定位和专业特色,分析农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中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特征,提出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方法,并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从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评价几方面介绍教学设计实践。
2025年07期 No.367 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大平;陈黎飞;林立;熊金波;
针对软件项目管理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体验式教学,具体阐述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师生共同营造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贴近企业实战、涵盖项目管理典型场景的沉浸式教学情境,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自主建构的活动中感知体验、内化知识、迁移知识,并通过对教学进行立体多元评价说明实施效果。
2025年07期 No.367 225-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彪;佘正德;张群慧;周志化;孟迪云;李庆国;向建军;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构建中遇到的核心专业发展关键要素难找准、群内专业间赋能路径不清晰和技术飞速发展难适应的问题,在遵循专业群构建的普适性原则上,提出实现“+AI正向赋能”与“AI+逆向赋能”、树立人工智能思维方式的原则,结合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实际,从专业群与产业链对应关系、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群各专业逻辑关系与共享性3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结构逻辑清晰、赋能路径明确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
2025年07期 No.367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妮;卢明妤;张琥石;黄代政;
针对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实际,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分阶迭代型项目式教学模式,从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活动设计和考核评价方案制订等方面介绍具体的教学实践,最后说明教学成效。
2025年07期 No.367 238-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申;龙婷;
分析高职工科类专业真实学习载体需求提升与知识供给工具匹配不足的困境,基于场景理论和沉浸理论,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场景化学习空间“角色(C)—场景(S)—应用(A)”三层CSA模型,系统阐述其特点、相关内涵等关键问题,探讨“内外双循环”的构建路径,以职教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具体应用,最后提出思考和展望。
2025年07期 No.367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玉鹏;
针对通信理论过于抽象、通信系统的高阶思维难建立以及学习动力难持续问题,提出学生发展为中心、目标问题导向O-6E的智慧三色教学理念,介绍具体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最后说明教学实施效果。
2025年07期 No.367 249-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穆珺;
分析数据挖掘课程特点与“两性一度”标准的相符性、数据挖掘课程教学现状与“两性一度”标准之间的矛盾,提出“两性一度”标准的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思路,从高阶性知识点的分类设置与融入,基于学情差异与项目驱动的分层教学、学习效果的实时评价与反馈几方面具体介绍教学实施方法,通过分析历年学生的调研问卷结果数据,说明以上关于课程改革的探索有所收效。
2025年07期 No.367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